元康视点 │ 9月初宏观市场浅析

  2016-09-14 本文章1891阅读

国内经济数据:

猪价下跌带动CPI回落。

8CPI同比由上月的1.8%回落至1.3%。市场原本预期不会低于1.5%8月猪肉CPI同比由16.1%大幅回落至6.4%,成为带动CPI回落的主要力量。

进出口数据高于预期,铁矿石和石油进出口影响。

8月进出口均有好转。海关总署公布8月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下滑2.8%,进口同比增长1.5%,出口增速创近5个月新高,进口增速22个月以来首次转正。

进口改善主因国内大宗需求增加。8月国内需求回暖对进口形成支持,原油、铁矿石进口数量分别超季节性大增18.3%23.5%,显示国内商品需求有所回暖,而铁矿石、原油等大宗价格同比跌幅收窄也是导致进口增幅转正的重要原因。

商品价格回升在影响方方面面,经济有复苏的迹象。

国际方面,衡量全球贸易冷热的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干散货运价指数(BDI)近期连续跳涨,BDI指数回到700上方,创下今年以来新高,最近一个月涨幅已超过20%。另外,具有商品货币属性的澳币也一直在升值。

国内方面,在商品价格和低基数效应的共同影响下, 8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,持续改善。总体来看,受低基数的影响,下半年 PPI 跌幅还将继续收窄。但工业企业利润以及PMI数据的改善较多体现存量的好转,由于投资回报率仍偏低,带动新一轮上涨的几率不大。

整体经济的关键词就是弱势。

从物价走势来看,反弹很疲软。未来物价仍会低于预期,原因还是去产能不彻底,PPI不能带动CPI。下周继续有数据公布,整体经济弱势反弹。

 

外汇:

8月末央行官方外汇储备余额为3.19万亿美元,环比下降159亿美元。外汇还在流出,但量在减少。外储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民币汇率的下跌,同时,与原油、铁矿石进口增加也有关。

央行在G20结束之后干预了外汇市场,对forward做了展期。人民币有贬值,但在外汇比较紧的时候只贬值到6.68,不算严重。

美元方面,Libor的利率很高,说明境外美元实质上已经有加息的效果。美国非农就业和ISM制造业数据均低于预期,因此从经济数据来看,美联储9月加息概率较低。欧洲央行也按兵不动。总体来看,中国央行加息概率很低。

 

观点:

利率债:略微有下行的空间,如果美联储不加息,则会震荡。

权益:超级九月还处于谨慎观察的态度,没有构成趋势。

转债:未来影响因素有两个,核心是股市因素,另一方面溢价率,宁波银行上市前后会有冲击,但也是一个机会。


如需转摘,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,谢谢


声明:作者观点,仅供参考。本文不构成任何形式的要约,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



长按二维码可关注元康投资订阅号

4.png


一键咨询